前苏联的工业遗珠—俄军航空中型推力发动机发展历程
冷战初期苏联为对抗西方轻型战机,启动中小推力发动机研制,以克里莫夫设计局(原OKB-117)为核心力量。以RD-13、RD-27涡喷发动机为代表,推力覆盖20-40千牛,装备米格-15、米格-21等机型,但存在耗油率高、推重比低(仅4-5)的短板,技术水平落后
冷战初期苏联为对抗西方轻型战机,启动中小推力发动机研制,以克里莫夫设计局(原OKB-117)为核心力量。以RD-13、RD-27涡喷发动机为代表,推力覆盖20-40千牛,装备米格-15、米格-21等机型,但存在耗油率高、推重比低(仅4-5)的短板,技术水平落后
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(奥斯特洛夫斯基)这部以保尔・柯察金为主角的小说,书中 “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” 的名言,被无数人抄录在笔记本扉页。
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,全球的无线电收听者常常能接收到一种尖锐、急促的敲击噪音,这种噪音在短波频段频繁跳跃,让人无法避免,令许多人感到恐慌。更令人困惑的是,尽管这种信号不断干扰无线电使用者,直到苏联解体后,人们才逐渐揭开这段神秘信号背后的真相。
之前我读过一本书,但是一直是断断续续的读,就是这本前苏联、现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本纪实文学:《战争中没有女性》,在书中她采访了许多经历过前苏联战争的女性,然后将这些女性在战争中的经历写入了书中....
德国人施密特先生那口音古怪的普通话,像一颗生锈的道钉,狠狠砸进了我的天灵盖。我手里的半截“红塔山”掉了,烟灰烫在帆布鞋面上,我却一点感觉都没有。
9月3日阅兵式之前,网路上有不少人推测会有什么新式武器被展示出来,但无论他们猜的多么斩钉截铁,当看到直播时出现的武器模样时,都默契地闭嘴了,谁能想到会有这么多的高精尖武器被生产出来。
在莫斯科河边有一幢苏联时期的“高干楼”,外墙上嵌有许多名人的头像和名字,标明他们在这里居住过。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的“大清洗”中,住在这里的90%的干部被抓走、杀害,他们的家属也遭到牵连。现在人们把这座“高干楼”叫作“黑暗公寓”,成为斯大林发动“大清洗”运
关于月球起源的讨论一直是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。传统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与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"忒伊亚"碰撞后形成的碎片聚合体,但这一理论无法完美解释月球的所有特性。上世纪60年代,前苏联科学家米哈伊尔·瓦辛和亚历山大·谢尔巴科夫在《人造卫星》杂志上提出了一个颠覆
玉米和赫鲁晓夫那一出,有人说是权力的棋局里最荒唐的一步。赫鲁晓夫的名字总跟“大玉米”挂钩,他本是乌克兰一个普普通通的矿工家庭的子弟。小时候手里攥着玉米秸秆在破屋后追野兔,谁知道将来会被人喊成“玉米棒”?苏联最高领导人,把自己和玉米绑得太紧了,这事听着怎么就有点
最近看新闻说,中国九三阅兵后很多俄罗斯人开始回忆苏联那段历史。他们发现以前苏联跟现在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,后来苏联领导选择搞资本主义改革,现在却过得不太好。好多前苏联老人说那时候生活稳定,现在反而穷了。